32名徒步者乘直升机脱困,只因做了这个关键行前准备
7 月 31 日 10 点 52 分,中国平安接到新疆阿克苏乌孙古道徒步团领队的紧急求助:“山洪爆发,道路冲毁,需要救援!” 当时当地突发山洪,300 多名徒步者被困,其中 135 名是平安客户。
平安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在当地政府协调下,27 小时内出动 7 架次直升机,从海拔 3100 米的天堂湖营地转移 32 名被困客户,最终 135 名涉险客户全部脱困。这场救援是保险业从 “事后赔付” 转向 “主动风险管理” 的典型案例。
乌孙古道是全长 130 公里的热门徒步路线,常规穿越需 7 天。7 月 30 日,拜城县文旅局已公告因高温致冰雪融化、山洪增多,暂停古道开放,但仍有 400 余人滞留。“90 后” 徒步者小莹回忆,每天都在下雨,涉水时刺骨寒冷,7 月 31 日暴雨后,他们在天堂湖营地被告知 “出不去了”。
平安接到求助后立即全量摸排,确认 135 名客户中 109 人仍被困,年龄最大 61 岁、最小 8 岁。经排查,天堂湖营地的 32 名客户因前后路段被山洪阻断,无法徒步脱困,平安产险决定调派直升机,2 小时后救援力量到位。
8 月 2 日 9 时许,直升机首抵营地,小莹说大家都跑上去拍照围观,上午 10 点首批 5 人抵达安全地带,11 时 06 分第二批脱困。平安产险浙江分公司理赔管理部总经理叶承华表示,救援最大挑战是山区天气,雨季云层低厚,且营地位于高原,团队协调实现燃料就近补给,当天完成 4 批救援,救出 20 人,后因天气暂停。8 月 3 日天气转好,3 架次直升机将剩余 12 人转移。小莹感慨:“多亏了平安,不然不知要滞留多久。”
事后,平安开通 7*24 小时理赔绿色通道,提供简化手续、费用垫付等服务。
此次救援凸显户外安全重要性。《2024 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去年约 4 亿人次参与户外运动,发生 335 起事故,致 92 人受伤、84 人死亡、11 人失踪,其中徒步事故 244 起,涉及 822 人,占比 73%。
平安早有布局,上世纪 90 年代组建 “海外急难救援” 团队,2001 年率先推出国内急难救援服务,现打造 “平安全球急速救援” 平台,向符合条件的保险客户开放,特殊情况下非客户也可拨打 95511 求助。
该服务可实现客户遇险信息直通专业团队,最快 15 分钟启动 “海陆空” 联动救援,依托专业队伍和直升机资源构建黄金 72 小时立体网络;境外还覆盖战争恐袭等场景的安全与医疗救援。
平安还推出 “平安行”“平安 24” 两款保险产品,配备急速救援。“平安行” 覆盖境内,以 “防、救、赔、用” 构建全周期保障,精准应对潜水、登山等场景风险;“平安 24” 保障境外人员,提供全球救援,20 秒内响应,30 分钟完成紧急医疗安排,已服务超 5000 家企业的 10 万员工,如今年五一为美国黄石公园附近事故客户安排医疗专家,2025 年 3 月为缅泰震区记者提供保障。
传统保险 “事后赔付” 模式正被 “防、救、赔、用” 一体的主动体系颠覆,消费者买的不仅是保单,更是生命绿色通道。急速救援既是中国保险服务升级的注脚,也将成为全球风险管理创新的缩影。
平安产险云南分公司 赵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