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全市首创“开工一件事” 精塑“双管家”模式助力项目开工跑出加速度
北京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8月28日,北京亦庄创新发布消息,北京经开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在全市率先推出“开工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通过打造智能化服务系统、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管家”服务模式,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加速开工,有效破解了企业在项目报批报建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办哪些、找谁办、怎么办、加快办”等问题。
一个工程项目从“入区”到“拿地”再到“落地使用”,时间跨度长达数月,最多涉及30余个环节。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获取哪些文件许可?有哪些办事注意事项?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企业办事人员。为明确向企业传达“办哪些”具体内容,北京经开区于全市首创并率先上线“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系统”。
北京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庞雁介绍,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系统将项目自“入区”至“落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审批事项集成纳入信息化管理,涵盖审批、规划、住建等10余个职能部门的30余个流程节点,同时集成了各审批事项的标准化办事指南及在线申报接口,企业可直接在平台上发起全流程事项办理。同时,系统可根据项目类型、计划开工日期等要素,为建设项目提供个性化流程图、甘特图定制、工期倒排、节点跟踪、动态提醒等保障服务,构建“精准对接、精准定制、精准指引、精准跟踪”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双向服务审批端、企业端。为企业提供以公平化、透明化、标准化为核心的“数字管家”服务。
明确“办哪些”,“找谁办”成为企业的下一个诉求。对此,北京经开区打造了一支项目服务管家团队,作为项目推进中的“第一联络人”和“贴身帮手”,依托系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流程跟踪指导服务。“从项目入区到项目推进,服务管家都全程在岗,随时为企业答疑解惑,一旦遇到疑难问题,管家还会牵头进行‘会诊‘,协同相关部门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庞雁说,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跑”变为“管家跑”,企业也获得了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人工管家”服务。
为解决企业“怎么办、加快办”的问题,北京经开区打通跨部门会商通道,创新建立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跨部门快速协同审批“三会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在项目启动初期组织召开审批服务交底会,明确审批标准、技术规范,推动各方达成共识,同步将项目纳入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系统,夯实开工基础;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疑难杂症”组织跨部门专项协调会,以“早发现、早解决”为原则快速疏通堵点;聚焦验收阶段,结合项目实施进展,积极组织验收推进会,统筹调度资源,加速项目落地投产,为项目提供高效协同的审批服务。在这样的机制下,截至目前,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已为区内30余项市区两级重点项目项目提供保障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经开区还立足企业办事视角,推出了《开工一件事服务手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全流程指南。手册内容不仅涵盖项目入区至竣工验收的全流程审批指引,还汇总了高频问题解答,集成各事项联系方式,并深度解读工程建设领域相关改革举措,切实助力企业用好政策加速审批。
北京经开区的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审批效率,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未来,经开区将继续秉持”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模式,让便利服务惠及更多企业,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动能。”庞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