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智能财务” 论坛圆满落幕
2025 年 7 月 26 日至 28 日,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简称 2025WAIC)于上海盛大举行。此次大会以 “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 为主题,精心打造 “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智能体验、创新孵化” 这五大核心板块,吸引了世界顶级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投资人以及初创团队等各方精英汇聚一堂,成功搭建起一个世界级的合作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中国向世界充分展示 “中国智慧” 与 “上海方案”,以自身的新发展为全球创造新机遇。2025WAIC 由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网信办、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7 月 28 日下午,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财务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帷幕。该论坛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汇付天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以及澳洲会计师公会协办,同时,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智能财务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院担任学术指导单位。论坛以 “可信人工智能驱动财务数智化转型” 为主题,邀请到了众多重磅嘉宾,如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教授,财政部原部长助理、党组成员、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长刘红薇,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王东,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裘薇等。来自全球人工智能和智能财务领域的学术界、产业界权威专家与资深学者们齐聚于此,共同深入研讨可信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最新成果与未来蓝图。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裘薇,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文彬,中信银行总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谷凌云,浦发银行总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丁蔚分别为论坛致辞。
裘薇在致辞中提到,上海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协同且创新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以此为各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尤其是在智能财务领域,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在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等多个环节得到深度应用,有力推动了财务行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促进以智能财务为代表的 AI + 金融产业发展,裘薇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大力推动金融领域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及企业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二是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加强金融科技原创性技术的研究;三是提升监管水平,筑牢 AI + 金融的安全底线,完善风险预警与安全保护机制。她强调,智能财务的变革需要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各方共同努力,携手探索智能财务未来发展之路,助力上海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卢文彬表示,2025 年,人工智能持续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对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透明合规性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因此,值得信赖、可解释且可控的 “可信人工智能” 理应成为推动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动力。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财务管理正从传统的核算模式逐步迈向智能分析与战略决策阶段。智能财务不仅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还为风险预警与合规控制提供了坚实保障。他认为,智能财务的未来,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理念的升华。学院愿与各界携手,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以创新的精神引领变革,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智能、可信赖的财务新生态。
谷凌云在致辞中谈到,践行科技向善、发展以人为本的可信人工智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乎人工智能长远发展的重要议题。以大模型、智能体、隐私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加速迭代,推动财务数字化从单点应用向全链重构转变,可信人工智能发展即将迎来质变的新阶段。中信银行作为中信集团综合金融板块的核心力量,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提出建设领先数字化银行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工智能与业务、管理融合赋能为主线,推进理念、流程、系统、产品、业务等全方位变革,实现业务增长与技术赋能的螺旋式上升。谷凌云表示,中信银行愿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与各界在可信大时代同频共振,携手共创智能金融的美好未来。
丁蔚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浦发银行主动拥抱变革,将 “数智化” 转型作为关乎长远发展的核心战略。浦发银行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体系建设及应用,构建了算力、算法、平台、知识 “四位一体” 的智能底座。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从 “场景化” 应用向 “规模化” 转变,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场景应用,并持续深化规模化应用。相关智能化财务分析能力已在营销和授信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实现了 “人工智能 +” 时代下银行业务的新模式和智慧金融的新业态,不断提升浦发银行金融服务财务智能化水平与行业创新引领力。同时,丁蔚也认识到大模型技术作为新兴技术仍存在有待突破的瓶颈,浦发银行将重点关注安全可信问题,构建多角度、全流程的大模型安全管理能力,全面保障大小模型应用的安全合规。浦发银行将持续围绕金融 “五篇大文章” 与 “五大赛道” 精准发力,发挥区位优势,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浦发力量。
智慧碰撞:激荡行业发展新思潮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向纵深发展,财务领域正经历着信息化奠基、数字化协同与智能化决策的三阶融合演进。在本次论坛上,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教授,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王东,ACCA 技术研究总监柏睿安(Alistair Brisbourne),汇付天下总裁穆海洁,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刘正昶,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数字企业总经理魏代森,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毛鞍宁等嘉宾发表主旨演讲,从理论探索、政策指引以及应用实践等多个角度分享深刻见解,共同展望智能财务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未来前景。
凌文教授在《商业银行服务工业互联网的智慧范式改革》主旨演讲中指出,实体经济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机制性障碍,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产业透明化、风险防控动态化以及银行业服务新范式等机遇。他强调,金融作为生产关系,需适应工业互联网时代的生产力发展需求。传统银行与企业一对一、法人对法人的服务模式,应转变为关注资金封闭与连续流转,从单纯关注报表转向关注业务本质。基于此,凌文教授提出多项融合创新建议,包括构建支撑融合制度创新的技术体系,实现全开放、透明及自动操作;建立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授信制度和方法学;开展 ESG 评价与碳足迹图谱追踪;搭建跨领域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打造工业互联网金融服务与绿色低碳服务体系等。
王东在主旨演讲中提到,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会计领域,推动会计职能从价值反映、核算向价值创造转变,赋能管理决策,加速业财融合,已成为会计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财政部高度重视会计数智化发展,近年来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推动会计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应用场景加速拓展,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在重塑管理模式、释放数据价值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王东表示,未来财政部会计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持续深化会计数智化领域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会计行业的进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会计智慧与力量。
Alistair Brisbourne 在讨论 AI 时代对行业的变革与重塑时指出,当前企业对 AI 的融合度与投资显著提高,不少企业以数据为切入点制定系统性 AI 战略,但多数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针对 AI 使用的关键风险制定清晰政策,也未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而财务部门可凭借其在数据治理方面的专长,推动跨部门协作以应对这些挑战。他介绍,与财会相关的核心 AI 技术包括代理式 AI、生成式 AI、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如数据分析与报表、财务规划与分析、应付 / 应收账款管理等。他认为,AI 与财会工作多为互补关系,将改变行业工作与价值本质,催生出会计、技术与战略交汇处的新角色。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2025 年中国企业财务智能化调查报告(蓝皮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勤,汇付天下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金源,艺赛旗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唐琦松,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 CFO 段大为,用友网络副总裁、数智财务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付建华,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数字企业总经理魏代森,ACCA 中国内地事务总监于翔天共同见证并启动蓝皮书发布。该报告全面审视了中国企业在财务智能化领域的应用现状、发展动向、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并通过对标行业领先实践,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见解,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企业财务管理实现数智化转型。
刘勤基于调查报告和文献分析,发表了主旨演讲《智能财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他介绍了智能财务的发展概况以及企业智能财务现状的调查结果,并分享了对智能财务未来发展的思考。刘勤表示,政策、法规、标准等正在从顶层为智能财务的发展奠定基础。社会对数据及其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可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企业层面,财务智能化成熟度逐步提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推动了财务智能化转型,智能化应用开始从单点智能向全局智能转变。财务人员对 AI 大模型持续保持高度关注,对 AI 的认知也逐渐从 “工具使用” 转向 “人机协同”,从 “价值守护者” 向 “战略共创者” 转型。
穆海洁在《数字化支付 2.0:AI 驱动的业财融合与生态连接》主旨演讲中表示,支付行业历经变革,现已步入数字化进阶乃至智能化支付时代。汇付在业内首创斗拱 PaaS 平台,为品牌连锁、SaaS 软件、综合集团、互联网平台、跨境电商等多元场景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针对品牌连锁行业数字化 2.0 转型需求,汇付打通 OMS 订单系统、ERP、银企直连等多端数据,定制支付中台,实现公私域、境内外资金管理一体化,解决全渠道对账、业财数据集成等核心痛点。在 AI 应用方面,汇付推出支付行业首个智能体,可秒级生成定制化支付方案、解析接口文档排错,并提供可运行代码模板。在业务场景中,AI 已实现 KYC 审核从 4 小时缩短至 78 秒的效率飞跃,AIOps 智能运维将系统稳定性提升至 99.996%,并正向 99.999% 的多云多活运维演进。依托数据连接器实现 100 + 自动报表生成与 200 + 业财指标分析。展望未来,MCP 嵌入式智能支付或可实现对话生成订单并完成支付闭环。区块链和稳定币技术将变革全球清结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穆海洁表示,汇付愿与行业伙伴携手,以 AI 拥抱未来,共同推动智能财务发展,构建可信数字生态。
刘正昶聚焦人工智能对财务管理的重塑,以中交集团智慧财务战略实践为核心案例展开阐述。他指出,AI 技术具有机器感知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突出特点,可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效率低、数据价值埋没、风险响应被动等痛点,带来效率革命、决策升级与风险防控提升三大变化。在核心应用场景中成效显著,如智能识别实现海外票据信息智能处理,智能发票分析建立一站式平台,智能审核提升效率,智能分析决策推动全面预算落地等。刘正昶强调,AI 财务转型要重点关注六大要素,做好数据治理,实现人机协同,合理选择场景,控制转型成本,加快持续迭代,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以此推动财务管理新生态的重塑,助力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落地。
魏代森在《AI 智能体助力财务数智跃迁》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推动财务数智化转型已步入快车道。企业通过 “安全驱动、数据驱动、技术驱动、价值驱动、共享驱动”,实现财务数智化转型升级,其中有五个关键支撑要素:第一,人工智能不等于大模型,企业需要的是 “判别式 AI + 生成式 AI” 的复合能力;第二,数据治理是 AI 落地的生命线,高质量数据决定 AI 应用上限,人工智能竞争已进入数据战阶段;第三,企业与 AI 应用间存在 “工具链断层”,需要构建坚实的数智化底座;第四,企业软件优化重构,迎来了智能体时刻;第五,安全可信是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基础。
毛鞍宁认为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审计行业,通过数据分析、NLP 等技术重塑审计流程,推动审计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自动化转型,催生出人机协同的新模式。但他强调,AI 无法替代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怀疑与专业判断,完整审计仍需人工完成分析、测试等程序。人工智能带动的审计行业数智化,将审计师从常规、重复的低价值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更专注于需要行业专长与专业判断的领域,为客户提供有洞察力的建议,这也对人机协同中的审计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和技能要求。在人工智能时代,行业要坚持 “以人为本、审计质量导向、发展与安全并重” 原则,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国际竞争力提升,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生态共建:绘就智能财务新图景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财务领域的智能化改造更是企业提升效能、优化成本的战略重点。随着业务与财务数据的深度融合加速推进,构建智能财务体系已成为众多企业实现精细化治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2023 年,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汇付天下牵头,联合应用企业、银行、支付、系统服务商、税务、咨询、研究等各专业机构,成立了 “智能财务开放生态联盟”。两年来,该联盟规模不断扩大,持续吸引更多优质成员单位加入。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浪潮数字企业、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澳洲会计师公会、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科大讯飞、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吉祥航空、用友网络、瑞金医院、云简软件、艺赛旗软件、立信事务所、大为股份、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征和工业、乐摩吧、新日股份、宏慧创想、凯月邦美、拜特科技、中田、乐檬软件、百胜软件、海典软件、K 米、小铁科技、移领网络、博优思创、山海共创、凯旋创智等企业和机构在本次论坛上完成生态联盟签约。各方将秉持合作并进、资源共享、场景共创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企业财务智能化建设创新升级。
在全球化时代,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既需接轨国际标准,又要适配本土需求。本次论坛围绕 “可信人工智能驱动财务数智化转型” 主题,由澳洲会计师公会全球拓展战略总监周俊泽主持,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教授 Vlado Delić,科大讯飞副总裁兼 CFO 段大为,博士伦中国区财务总监、董事杨靖超,吉祥航空财务总监张言国等嘉宾展开精彩的圆桌讨论。他们就全球视角下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应用的适配性等前沿话题各抒己见,从技术适配到文化融合,从风险管控到价值创造,分享了全球智慧与本土实践的宝贵经验。
Vlado Delić 教授指出,当下的教育生态已发生深刻变革,核心原因在于必须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全方位挑战,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技能培养体系。新型技能培养重点已从传统编程代码撰写转向对学生 AI 综合素养的深度培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框架内,正着力构建多元化、专业化的精英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熟练将 AI 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
段大为表示,对于新技术发展不应焦虑,而应以平和、乐观的心态迎接变化。人工智能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应用问题,而是关乎企业全体成员如何有效运用、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从财务管理的战略角度出发,需具备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具创新性的思维模式,以协同企业全面推进这一变革进程,释放想象力,解放生产力。
杨靖超认为,财务部门正面临一场价值重构与能力提升的深刻变革。若能顺应这一趋势,未来财务部门在企业运营中的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与业务部门深度融合、实现事中调控与事先决策参与的作用将愈发显著,这无疑是重大的发展机遇。而挑战主要体现在能力与观念的双重提升上,财务人员需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技能。
张言国表示,人工智能为财务工作带来的核心助力在于效率的大幅提升,同时也带来财务工作的三大关键转变。一是从传统的事后核算转向实时监察、监督与信息反馈,实现效率的质的飞跃;二是从 “人工主导” 转变为 “人机协同”,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将重复工作或基础任务交由 AI 完成,减少差错并节约时间成本,使财务人员能够投入到分析决策等更具价值的管理工作中,强调人机协作而非替代,两者结合以提高整体效率;三是从 “单一财务视角” 转变为 “深度业财融合”,逐步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进阶,最终迈向决策会计。他还强调,人工智能已全面融入企业经营活动,不仅限于财务管理。在国际化与数智化交织的背景下,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需借助大数据、大模型及实时信息全面覆盖经济活动,提升经营决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