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商 > 正文

标杆100丨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国产软件与中国特色职教标准协同走向世界

2025-11-19 17:22:33 来源:互联网 阅读量 75

【编者按】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构建行业多方共赢的生态合作体系,由中望软件牵头与国家工业软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软件创新联盟等单位,联合推出“标杆100”案例采集栏目,邀请100位教育行业标杆先行者,分享在培养国家战略人才过程中的实践和经验。本期走进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以下根据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乔慧(主持工作)的教育实践经验整理。

1763519966502095.png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是2019年设立的全日制公办专科高校,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占地509亩,设有4个二级学院,45个专业,在校生1万余人,教科研设备总值达1.3亿余元,重点围绕现代制造业,着力打造能够支撑青岛市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专业体系,与青岛市工业发展同步同频。

智能制造学院作为其核心二级学院,紧密对接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与青岛市产业升级需求,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等12个专业,拥有山东省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和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学院实训条件优越,建成5大实训中心,牵头成立山东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多家龙头企业共建职教联盟、产业学院及订单班,携手海外企业共建泰国、越南“班墨学院”,形成“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格局,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输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763520000761363.png

在国家“教育强国”战略与“新双高”建设任务的时代号召下,青岛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积极响应,与国产工业软件领军企业中望软件携手开启了产教融合之旅。乔慧副院长(主持工作)回忆起合作初心时感慨道:“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对数字化设计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而当时教学中长期依赖国外软件的问题亟待解决。与中望软件合作,既能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在职业教育中的深度应用,又对我院打造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服务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关键战略意义,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一步。”

教学创新:全流程赋能育实战型人才

为赋能教学创新,青岛工程学院引入中望 CAD、中望 3D、ZWTeamwork 教育版及结构仿真软件四款核心产品,搭建起涵盖基础二维制图、三维建模、团队协同设计、结构性能验证的教学全流程。这一举措精准覆盖了智能制造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需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软件仅作为操作工具的局限。

1763520075636233.png

1763520128467292.png

乔慧介绍:“我们联合企业开发融入行业标准的特色教材,将真实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用软件完成‘设计 - 仿真 - 协同’全流程,真正实现了理论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这种创新教学模式成效斐然。学生们工程实践能力大幅提升,课程设计周期明显缩短,创新方案产出量大幅增加,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凭借熟练掌握的国产软件应用技能,适配行业需求的能力更强,入职高端制造企业的比例显著提高。不少学生在实习阶段就凭借软件技能获得企业认可,同时也深化了对国产工业软件的认同,为产业链输送了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战能力的实用人才。

在省级精品课和教材开发等软实力共建上,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中望软件提供技术平台和企业案例,学院教师基于教学实践和学情分析,开发了基于中望软件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等新型活页教材和数字化资源。《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已在79所高校推广使用。这些课程与教材标准深度融合产业需求与教学规律,具备高度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已通过“职教出海”项目输出至泰国、越南等国,展现出全国乃至国际推广的巨大潜力。

1763520149300917.png

 

培养创新:订单班模式,促毕业即上岗

联合育人项目成果显著。学院与中望软件联合申报成功山东省首批现场工程师项目,共建“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通过“订单班”等形式,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由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从设计到仿真的全流程任务。

乔慧分享道:“学生们在校期间就参与海信模具、佳友模具等企业的实际项目,提前熟悉岗位流程与技术标准。这种培养模式确保了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真正做到了‘毕业即上岗’。”该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输送了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1763520169190079.png

生态拓展:国内外联动,筑教育新生态

展望未来,双方的合作将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国内,学院期待形成“企业出题、院校解题、行业助题”的协同机制,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体系。乔慧副院长提出:“希望行业伙伴、行业协会联盟能更好支持教育行业发展。中望软件继续深化与院校课程共建、师资共培等,推动更多真实项目入课堂;研究所(如电子五所)可在标准制定、认证评估方面提供权威支持;行业协会联盟搭建更广泛的产教对接平台,促进校企资源互通、成果共享。”

在国际上,双方将依托学院“职教出海”项目,推动中国职教标准与国产工业软件协同“走出去”。计划依托“班·墨学院”建设,共同推动中国职教标准与国产软件走向泰国、越南、加纳、柬埔寨等“一带一路”国家。通过开发双语教材、本土化课程资源,开展海外员工技能培训,助力当地培养符合中资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

乔慧表示:“这一布局不仅提升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展示了国产工业软件在全球教育市场的技术实力与服务能力,是‘中国标准 + 中国技术’出海的重要实践。”

青岛工程学院与中望软件的合作,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和国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树立了典范。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前行,为教育强国和制造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关于中望软件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CAx解决方案商,拥有7大全球研发中心,深耕教育领域16年,为超4000所院校及8.5万所K12机构提供专业人才培养支持。

关于国家工业软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共同体由中望软件、哈尔滨工程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牵头,联合相关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组建。共同体以推动我国工业软件研发及应用类人才培养为宗旨,通过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有组织开发教学资源、服务行业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工业软件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关于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

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2017 年于北京成立,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业务指导,挂靠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秘书处设在电子五所,自成立以来,积极发挥行业纽带作用,持续开展产业研究、公共服务、生态培育等多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发展。

关于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

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11 家主要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中心于 2022 年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批复筹建,聚焦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卡脖子”技术攻关与生态建设,推动国产替代。

关于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软件创新联盟

由工软数创牵头组建,院士领衔专家团队,汇聚近百家单位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主攻设计与仿真软件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