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芯医疗:以硬核技术,加速泌尿领域国产替代
第六批国采启动,泌尿耗材迎来规范化发展契机
2025年8月,第六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正式启动,泌尿介入类耗材首次被纳入国采范畴。四川、内蒙古等地已率先开展输尿管支架等产品的历史采购数据填报工作,为全国集采铺平道路。此次集采在“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指导下,为兼具技术实力与成本优势的国产企业创造历史性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华芯医疗凭借全球领先的专利技术与智能化产能,成为推动国产替代的关键力量。
硬核技术——铆接蛇骨破解行业痛点
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内窥镜的操作灵活性直接决定手术安全性与效率。华芯医疗的全球独家铆接蛇骨应用技术,成为其参与行业变革的核心支撑。
抗断裂设计,传统一体式切割蛇骨在侧向受力时易折断,可能导致器械残留患者体内;华芯的铆接蛇骨通过精密铆接工艺,即使受侧向力仍保持结构完整,大幅降低医疗事故风险。具备更优灵活性,蛇骨双向弯曲角度达285°以上,转弯半径更小,适配复杂肾盏解剖结构,更易达到肾下盏手术部位。
产品矩阵——从安全到效率的全面革新
1.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导管(8.4Fr、7.5Fr、6.3Fr),重新定义手术安全标准
超细镜体:柔韧性和抗弯折能力更优,6.3Fr为全行业更细,可安全用于儿童及输尿管狭窄患者,减少组织损伤。
操作革命:镜体可水平旋转90°,医生无需改变握持姿势即可调整视野;搭配专利自锁定,有助于医生定位手术部位,避免移位,解锁操作更便捷,有效减轻施术者手部疲劳。
2.一次性电子膀胱肾盂镜导管,负压吸引颠覆传统操作
高清成像:百万级高清像素,放大数百倍不失真,助力更早察觉微小病变。
专利接口设计:采用负压吸引接口设计,在膀胱出血、大量絮状物漂浮等影响施术情况下,可及时按下吸引按键引流,明显改善视野,操作便捷。
3.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引鞘,拓展微创手术边界
动态调节:独家负压吸引专利(鲁尔接口+调节开关),术中实时控制吸引力度,避免碎石粉末遮挡视野的“暴风雪效应”。
弯折突破:鞘体可随软镜弯曲进入肾下盏,传统进口硬质鞘管无法实现。
临床验证表明,华芯可弯负压鞘与一次性软镜的组合,不仅是工具革新,更重新定义了“清石标准”——一次手术、即刻无石、快速康复。
全球布局——产能与成本的双重保障
面对集采对供应链的严苛要求,华芯医疗已构建完整支撑体系。
华芯湖南基地构建起了智能化产线,行业率先达到40万支年产能。通过关键部件自研自产及规模效应,实现综合成本下降60%。拥有极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依托区域仓储中心和经销体系,承诺高效直达三级医院、覆盖县域医共体。
目前,华芯医疗产品已获中、美、欧、日、韩等210余项全球注册认证,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奥林巴斯达成战略合作并进入美国高端医院。
集采机遇——政策优化驱动国产替代加速
据业内分析,第六批集采规则的重大调整,将为技术型企业创造新的机遇。在规则设置上,告别了“唯低价论”,强调“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保障企业合理利润空间。
目前县域医共体微创手术渗透率不足,华芯医疗“经济型肾镜套装”结合医保补贴政策,正加速下沉,引爆基层市场。同时,参考第五批骨科耗材集采后外资巨头退出中国市场、国产份额翻倍的先例,泌尿领域替代浪潮已势不可挡。
华芯医疗以超1200项专利为基石,通过“专利化技术+智能化量产+全球化渠道”三位一体战略,不仅破解了复用器械的感染风险与维护成本困局,更以临床实效响应国家医疗装备自主化战略。随着集采政策与医疗设备更新协同推进,其兼具高性能与经济性的一次性泌尿耗材,正在全球市场书写国产医疗器械的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