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海通恒信中期业绩出炉:紧扣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主线 经营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5-09-02 18:45:10 来源:互联网 阅读量 59

  8月29日,中国领先的证券公司国泰海通证券的重要控股子公司——海通恒信(1905.HK)正式发布其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通恒信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稳健的经营策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稳步前行,取得了靓丽的成绩。

  2025年上半年,海通恒信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人民币3,520.8百万元,实现期间溢利人民币784.9百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通恒信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11,131.4百万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20,372.9百万元,权益总额较上年末增长2.0%,公司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大力拓展战略新兴领域业务 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2025年上半年,海通恒信强化资产配置导向功能,大力拓展先进制造、绿色租赁、数字经济、科创租赁等战略新兴领域业务,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期内,公司进一步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扶持力度,先进制造业务新增投放人民币7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截至2025年6月30日,先进制造生息资产余额为人民币202.50亿元。

  同时,海通恒信持续探索融资租赁支持绿色「双碳」发展,助力绿色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绿色租赁业务新增投放人民币34.04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绿色租赁生息资产余额为人民币189.74亿元。

  此外,海通恒信持续优化数字经济领域业务布局,数字经济业务新增投放人民币5.50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数字经济生息资产余额为人民币47.17亿元。另外,公司不断提升服务科创企业力度,科创租赁业务新增投放人民币26.06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科创租赁生息资产余额为人民币68.08亿元。

  在保持业务快速拓展的同时,海通恒信积极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与64家金融机构建立授信关系,累计获得授信额度约为人民币1,127亿元,其中未使用的授信余额约为人民币586亿元。公司的有息负债中,间接融资余额占比51%,直接融资余额占比49%,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比例结构合理,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2025年上半年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2.94%,较上年同期下降0.59个百分点。

  提升业务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ESG管理全面且不断完善

  金融科技方面,2025年上半年,海通恒信聚焦提升业务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实现提质、降本、增效。2025年上半年,公司构建统一客户管理体系,打造管理闭环,提升客户忠诚度与业务拓展;搭建业务、财务、运营中台体系,构建企业级共享中枢,提升运营效率;布局AI大模型,推进租前智能审批与租后AI监控双引擎,实现风险预警闭环管理,提升风险处置率;持续深化科技赋能金融服务,优化全链条数字化能力矩阵。

  同时,海通恒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擦亮「恒初心」特色公益品牌,开展多项公益活动,帮扶困难群体。公司确立了「恒久互信,融聚未来」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工作,同时不断巩固自上而下的ESG管治架构,持续关注监管规则与披露要求,以全面且不断完善的ESG管理推动公司经营可持续发展。得益于在ESG领域的卓越表现,公司获Wind ESG 2024年度评级A,国内多个主流ESG评级结果均位于行业领先水平。

  总体而言,于2025年上半年,海通恒信凭借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洞察以及对业务的科学布局规划,取得了诸多亮眼的成绩。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导向,立足租赁本源,加快融入国泰海通证券集团企业客户体系,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加快金融科技智能化升级,推动公司专业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