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分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产品评价有标可依。
由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牵头,北京华夏正通信用评价中心、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委员会、全国绿色发展产教融合共同体、北京商国鉴电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的《生态产品分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T/CC-2025)已于2025年9月30日由中国合作贸易协会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在此背景下,《生态产品分级评价规范》的制定工作随之启动。
本规范明确了生态产品分级评价的原则、范围、指标体系和评价实施要求,为科学评价生态产品提供了统一标准,有效的解决了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之困境。随着《生态产品分级评价规范》的实施,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将显著增强,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将大幅度提升。未来,会有更多地区、产品在标准框架下,开发出符合本地特色的生态产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更加多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生态产品分级评价规范》创新性地将生态产品分为三个等级:特级、一级和二级。
特级产品强调自然属性,以原生境条件为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质量检测符合自然生长特征。一级产品以良好的生态系统为主,提倡人放天养、自繁自养方式,质量检测基本符合自然生长特征。二级产品要求绿色种养,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扰动,质量检测无禁用物质成分。
本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环境属性、品质属性、资源属性和低碳属性四大类指标。标准强调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评价,从生产资料采集、生产、加工到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评估。《生态产品分级评价规范》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为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提供统一依据,使生态产品的评价有标可循,有据可依,不仅有助于推动生态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培育生态产品市场经营开发主体,还将促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完善,为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本标准实施还将推动生态产品碳足迹追踪和碳汇交易,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本标准的发布将助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新动力。
